close

最近一位朋友借我好幾本書讀,都是一位哈佛的腫瘤科醫師(Jerome Groopman)寫的,台灣依序翻譯為:第二意見、希望、醫師,你確定是這樣嗎?

讀這幾本書,讓我重新思考很多很久不曾想過的問題,也讓我深深的反省自己。記得在當學生時,看過一些醫學人文的作品,當R時,也因緣際會的讀過一兩本醫學倫理的作品,但是當年的心境不比現在。現在,有了小孩,有了自己的經驗,再讀這幾本書,才覺得:這幾本書,真是寫的好!好在哪裡呢?我覺得很簡單,好在作者很誠實。

作者行醫多年,身為美國頂尖醫院的科主任,專攻血液腫瘤科與愛滋病,除了臨床之外也擁有自己的實驗室進行基礎醫學實驗,可以說昰處在醫學金字塔的頂端,但是他的文章不驕傲、不矯情、不唱高調,處處充滿著愷切的自我省思,不忌諱的把自己的錯誤,一一剖析;不論是醫學上、技術上、思考上、溝通上,甚至是對待病人的理念上的轉折,宗教信仰上的矛盾與迷惑,他都不吝惜把自己的想法、錯誤,攤在陽光下,寫出來與世人分享。

 

多虧有了這幾本書,讓我度過好幾個"陪玩"的下午,一點也不感到時間難熬。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

 

趕緊把一些想法,喜歡的篇幅記下來。

 

作者依序寫了三本書:

第二意見主要描述他行醫數十年的過程中,輾轉幫一些病人診斷出或試著幫病人診斷出正確疾病,以及後續與病人討論治療的過程、決定治療方法的小故事。其中也包含了作者自己、以及他的長子就醫的過程,以及這些事件帶給他的省思與轉變。

 

希望,則是描述好幾則作者自己的癌末病人,在與疾病纏鬥過程中,發生的心路歷程與他們的真實故事。

 

醫師,你確定真的昰這樣嗎?則著重在探討如何降低誤診的可能,作者寫出自己敬愛的爺爺罹患失智症的故事,同時也訪問了好幾位有名的醫師,直截了當的問他們在行醫過程中曾經犯過的錯誤與誤診的情形,他很清楚的寫著:一樣的資料給一樣的醫師判讀,診斷與第一次相同的比例絕對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高達百分支九十就算是很高明的醫師了。書中同時也提到保險給付制度與現行醫療的困境,讓人得以一窺美國醫療體系的困難之處。

 

這三本,我最喜歡的昰"希望"這一本,把一些喜歡的片段寫下來,原書的內容,用斜體標示

 

作者自己的前言這樣寫著

希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感覺,然而卻很難找到很好的定義。希望和樂觀有所不同,並不是一味抱持著"否極泰來"的想法;希望必須根植於現實。

希望是一種超越的感覺,讓我們想像自己踏上這條不斷攀升的希望之路,走向更好的未來;希望讓我們看見眼前的障礙與線景,真正的希望不是幻想。

 

 

之一  希望的權利

即使身陷絕境,也不失去希望,那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這是人類精神堅苦卓絕的一面,所謂的奇蹟才有機會降臨。

 

罹病的昰一位病理科主任,專精在胃癌的領域,熟知各種胃癌細胞的表現型態以及熟讀各種分析統計報告,對每一種胃癌的侵犯行為、處理方法了然於胸。然而卻在六十一歲那年,得了預後很差的一種胃癌,雖然自己明知可能存活的歲月只有六個月到半年;雖然知道他的胃癌是末期胃癌,幾乎不可能治癒,然而他卻亦然而然的選擇用最強烈的手段,不惜玉石俱焚的方法,對抗胃癌。先是放射線治療、副作用很痛苦的化學治療,甚至達到初期局部緩解之後選擇開刀大範圍拿掉肉眼可見的病灶,其間程受的痛苦不可言喻。而作者與其他腫瘤科醫師,無不對這位病理科醫師頑強抵抗的心態覺得無法理解。他認為或許病人只是處在罹病初期的"否認"階段,不承認自己罹病,然而基於種種理由,他在治療這位病理科醫師的當時,並沒有細問他。一直到十三年後,這位病理科醫師奇蹟似的存活下來,作者才終於與之暢談他當年罹病時選擇不顧一切代價,選擇積極治療的心路歷程。

 

作者這樣寫著:

了解自己的情況很不樂觀,卻採取激進治療手段的人,並不是瘋了,也不昰出於對現實的否定。

葛力奮(罹病的病理科醫師)的心智就是清教徒思想與拓荒者精神的融合,這是一種自由的追尋,追尋身體以及靈魂的自由---身體扭脫疾病的枷鎖,靈魂保有尊嚴,至少對自己的生命擁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權。

 

我從來沒有深深思考過,希望的定義,一直把希望與樂觀畫上等號,我知道希望或樂觀,是一種選擇,但是從不知道

 

之二  生命有時盡,希望無絕期

 故事的主角(芭芭拉)是一位女性,有著堅定的宗教信仰與社會支持,但她擁有的昰更難能可貴的智慧與從容,她明白自己的病情,選擇過好幾種化療藥物後,腫瘤依舊覆發,並且到處轉移,她不會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期待醫師端上一盤最新的抗癌藥物,相反的,她希望了解每種療法的成功比例,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了解、選擇、平靜又幽默的接受,不像上一個病理科醫師一樣,有奇蹟降臨,芭芭拉最後還是走了,但是她輕鬆自在的在明白自己大限不遠時,跟牧師討論在自己的葬禮上該唱甚麼歌。我想像著,覺得作者描繪了一個面對絕症、面對死亡的典範,高雅、從容,除了希望之外,更多的昰人生的智慧。作者寫下在病人生命的最後幾的月,與她談話的內容,很白話,卻很有力量

 

天下各樣事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我相信我們在來世會回到神的國度,只不過不知道那會是甚麼樣子。

當然,我也有我的疑惑。即使昰相信神,但只要誠實面對自己,也都會有疑惑。也有可能這一切都是幻影,上帝也只是人的心靈創造出來的,今生今世結束之後,將只是空無,可昰在我內心深處,我並沒有這種感覺。

 

作者也同時提到了生死學的大師--庫伯勒--羅斯醫師(Elisabeth Kubler-Rose)曾經提過的,一個人在死亡迫近時會經歷五個階段: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與羅斯醫師對希望的不同的見解。

 

之三 追尋希望的科學;希望解碼

作者不愧是科學家,把他對希望的疑問,投向他了解的領域:醫學研究。他探訪了兩位學者,捕捉了希望的蛛絲馬跡,期待對他有進一步更科學的認識,其中一位是實驗心理學家,Richard Davidson。戴維森教授這樣說到

 

希望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認知,另一個是感覺。認知與感覺在腦中緊密交纏,而且會相互影響。感覺會影響到認知和思考,也會對感官的機制產生作用,並衝擊有關訊息處理和做決定等神經迴路。

情緒有助於我們做決定,臨床的案例顯示情緒是"認知的嚮導",好的情緒可以引導理性思維。

 

有一個著名的病例為證,達馬修(Antonia Damasio)醫師曾發表在科學期刊"Nature"的一個病例

一位年輕女性因為罕見疾病使的大腦內的杏仁核受損,失去功能,杏仁核在腦中的角色主要與引發恐懼有關,因應威脅與危險時啟動杏仁核,進而引發生理反應:心跳加速、肌肉收縮、汗流浹背等等。

這位年輕女性因為杏仁核遭到破壞,因而失去恐懼的感覺,在這種"無懼、無畏"的情形下,奇他正面情緒出現的頻率較高,強度也增加了。

 

前額葉皮質區的神經迴路與正面情緒有關,但正面情緒在杏仁核區域卻會收到抑制,這也就是為甚麼有些人似乎比較能生出勇氣來驅散恐懼,以愛來克服絕望,這樣的能力也可能是基因和生活經驗的反映,也持續不斷的在重塑大腦既有的迴路。

大腦中並沒有所謂的"希望中樞"或是"希望傳導物質"。

大腦皮質靠進太陽穴處有一個叫做"前扣帶腦皮質"的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區域特別與衡量不同選擇的得失以及最後的決定有關。這或許是希望影響認知的關鍵之一。

 

雖然這兩章既鰲口又難解,但是隱約知道人的大腦,在這些多手的神經細胞不停的在影響彼此之間的化學物質中,竟然可以統整、傳達出"希望"這樣一個無法定性定量的概念,還是覺得很驚奇;就像是幫靈魂寫下操作型定義一樣的讓人震撼,或許以後神學會開始有了醫學證據。

 

 

來美國這一年多的時間,一直接觸到教會團體,講英文的、講中文的、講台語的

有的團體是講經兼教授英文;有的團體是家庭會所,唱歌、讀經、分享、讚美;有的團體是針對媽媽的支持性團體,有演講有小組討論;有的團體是查經,用古代的經文來解釋現代的心靈

每參加過一個團體,心中總是會有新的感動與新的疑惑出現。

 

從小跟著爸爸媽媽拜拜的我,是典型的佛道不分,不是共產黨的無神論,也不昰虔誠的佛教徒。逢年過節回老家總要拈香祭拜素未謀面的爺爺奶奶,大年初一不免俗的要到廟裡安太歲祈求來年平安順遂,這其實都是受儒家薰陶的佛教使然。

 

多神論的佛教,認為人人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因此有著寬容大度的雅量,帶著慈悲採納種種不同的聲音與禱詞,容許各種民間傳奇人物演化成仙的故事而不加以撻伐。

 

不同於佛教,基督教的積極入世,規律的聚會、統一的刊物,槍口一至對外的教條確實有力量也有組織,可以給你立即性的社會支持,身處異鄉,最需要的就是朋友,到教會去,就成了找朋友最好的管道,於是華人教會、台語教會,就成了最快的凝聚力來源。

 

然而半調子的我,沒有辦法去一一驗證哪一則故事是真的、哪一則神蹟是真的,我也說不上來從小耳濡目染的究竟是儒、是佛還是道?

但是我試著去了解,有些我喜歡的我跟著迎唱,有些我不願意深究的我就跳過,就像這本書理面芭芭拉說的:[即使信仰神,但是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還是會有疑惑。]

 

我相信宗教是人類心靈的產物,所以才有那麼多種宗教相戶抗衡,各有信徒,勵行千年而不衰;我相信在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後面,有著目前無法定性或定量的靈魂存在,所以才有了每個人本質上的不同氣質;我相信科學,也相信有神,縱使這目前為止無法用科學證明。

 

或許"相信"這種感覺,日後也可以經由大腦電流分析來區隔定位吧!

 

這麼多的疑惑在生日剛過、年近四十的時候一一浮現,也不算壞事一件

畢竟有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了大半輩子的求學經歷,甚麼昰我可以而且願意相信的,一點也勉強不來

要如何建立自己內在的神性,我想是每一個正當的宗教都殷殷不倦的在教導我們,即使他們用的昰不同的語法、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儀式。

要如何在內在滿足之中擁有幸福快樂的感覺,除了宗教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領域,如果此路不通,就換條路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ado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