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兩本書,很喜歡,寫下來,放在讀書筆記中
一 挺身而進
這是臉書營運長Sheryl Sandberg(雪柔)的作品,夾敘夾議的敘述自己的學生生涯、職業生涯,同時有著與多位女性領導人的訪談與心路歷程。
雪柔曾經谷歌工作過六年,後來轉戰臉書,她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媽媽,也因為家庭與事業無法兼顧而分身乏術,但是他有系統的分析研究報告,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同為職業婦女的媽媽我,看了大為讚賞!
我覺得這本書最感動的地方在於:作者很誠實的面對自己面臨的自我質疑與挑戰,他不畏懼的公諸於世的說:[我每天早上九點,餵完兒子後上班,五點半下班回家和孩子吃晚餐!]臉書的營運長可以五點半下班,而且不怕講給別人知道,很不可思議吧!
這本書帶點女性主義的色彩,但是一直到書本的最後,作者也坦言:在大學時代,如果有人說我是女權主義者,我會立刻糾正他的說法。雖然1960-1970女權運動,大張旗鼓的讓社會正視女性的存在與能力,但是不可諱言的,[一聽到"女權主義者"這個稱號,就好像某人對著你叫某個汙穢、邪惡的稱號]作者這樣寫著。
然而之後一連串的演講,作者越來越認為,新的兩性平等,不再是消弭不同,假裝男性與女性沒有兩樣,而是正視不同。女性看重家庭的母性特質,生兒育女的生涯準備計畫,都不應該是偷偷摸摸的進行,怕因為給人"不夠敬業"的感覺而限制了女性的發展。
[我完全了解深怕表現出,把家庭擺在事業之前的恐懼。職業婦女不希望別人覺得,他對工作的投入不如沒有家庭的男性或女性。]作者的描述一針見血
所以女性,特別是領導階層或位居高階的女性,通常只敢在默默盤算甚麼時候要懷孕、生了小孩以後工作怎麼安排,因為他們深怕,把生兒育女的大事拿出來討論,就是對工作的不忠!
回想起我懷孕的時候,曾經被一位平時跟我很要好的高一級同事罵了一頓,因為他擔心在我請產假的時候,要分擔我的工作而耽誤到兩個月後的考試。
因此之後我對新進的女性同事,都會這樣耳提面命:有生小孩的打算,放在心裡跟先生討論好就好,千萬不要事前張揚,這個工作場合對孕婦之後請產假的工作分擔很感冒!
[每份工作都需要做點犧牲,關鍵在於避免無謂的犧牲。因為我們的工作文化,重視全心全意的投入,我們擔心,僅僅是提到還有其他重要考量,就可能讓自己較不被重視]
回想起自己的訓練生涯,也都存在著一些看起來合理,實際上卻完全漠視女性的事件:
醫院裡女性護士多,男性醫師多,所以存在著不成文的規定是:女性患者的導尿管、術前會陰部除毛等工作由護士執行,男性患者的導尿管、術前會陰部除毛工作則由醫師執行。
但是時代會變啊!醫院開始有了男護士,開始有了女醫師,然而這規定沒變,所以有著女醫師要幫男性患者導尿、除毛等等很奇怪的現象出現。
除此之外,女性懷孕過程中歷經的生理變化,只要懷孕過的媽媽都曉得,那不是一時逞強說:[我辦的到!]就可以輕鬆過關的。
曾經看過一位女性外科醫師的部落格(按此連結),在總醫師時懷孕,總醫師通常是急診刀的第一線醫師,所以開一整天的刀,下午五點後繼續值班都是稀鬆平常的事,然而因為腳部浮腫又久站一整天,整個腳背腫到拖鞋要用拔的才拔的下來......
我身邊的好朋友,因為孕期不適而欠下的班,通通都要還,哪怕懷孕時已經安胎躺在病床上兩個月。我的學妹甚至因此而離職兩年,小孩生完再繼續訓練,就是因為懷孕起的生理變化,又要同時處理生命危急的病人,自己的身體弄得吃不消不說,更怕誤了病人!
懷孕這點需要兩性平權嗎?懷孕期間的醫師、護理師和各行各業的女性從業人員,可以享有更人性、更體貼的待遇嗎?
對一個懷孕媽媽來說,沒有甚麼比保護自己的胎兒更重要的事,如果因為職場上忽略孕婦這個特殊族群,而讓優秀的女性因懷孕而選擇離開專業、離開職場,這是社會的不幸!畢竟沒有下一代,或者因為要孕育下一代而選擇離職,那這一代的輝煌戰果也只能維持數十年,後續無以為繼,更何況無論再優秀的男性女性,哪一個不是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呢?
當然,對沒有懷孕的同事而言,身邊一個戰友,一下子變成了可以放兩個月假的爽缺,缺席期間的空洞,還是要有人補上,這補班填洞的可憐蟲就是自己!所以懷孕期間要一視同仁,放完產假後回來還欠下的班!
我可以體會那種心中的不平衡,但是我希望以更長遠的眼光來討論這個問題:男性朋友,將來自己組家庭、孕育下一帶的比例也很高,你希望妻子懷孕時,同事如何對待她,就請先這樣對待你身邊的懷孕同事;選擇不婚或不生小孩的男性女性朋友,將來你老了可以領到的年金、政府補助、老人優惠,正是這些現在在別人肚子裡的小孩要賺錢附給政府,才得以繼續供養你
盲目的追求齊頭式的平等,往往不是平等的真義,主事者多考量每個人獨特的需求、加以調整評估,才更能留的住人才。
書中的一個章節,看了讓我拍案叫絕:[地獄裡有一區,專門留給不幫女人的女人!] 這句話是美國一位國會議員說的
女性朋友很習慣性的有姊妹淘,自然而然形成小團體的習慣似乎是深植在染色體中,傾向於分享、感性回饋的女性特質也讓小團體向心力凝聚的特別快,然而因應小團體而生的排擠效應,生活中、電影中也常常上演。
看到優秀、聰明的女生,書中提到大部分人的直覺就是:她應該事業心很強,或是很強勢、不好相處。而這種刻板印象不只男性有,女性更多。
我認為很容易嫉妒,而且為了隱藏嫉妒的情緒,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苛薄別人,是女生(也是我自己)常犯下的錯誤。
這段文字讓我深深的反省,日常生活中看到優秀的女性同胞,是習慣性的看她不好的一面來安慰自己,還是大方的稱讚對方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稱讚一位優秀的男性不是難事,但是稱讚一位優秀的女性,似乎我們傾向保留許多。這個觀點是我以前不曾察覺到的,看了這本書後我願意修正自己。
二 讓天賦自由
這本書是阿嬤借我看的,作者訪談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回憶他們成長過程中,一路跌跌撞撞一直到找到他們"天命"歸屬的過程。
[歸屬天命,有跡可尋,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與踏實的感受。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這就是歸屬於天命的狀態。]
[找到你的熱情,一切都會改觀。]
忘記在哪裡看到這樣一句話:未來二十年,有百分之六十的職業,現在還沒被創造出來。
看著家裡開始上學的兄弟倆,做媽媽的我更覺得這本書讓我受用匪淺。
書的一開始,有著好幾張行星大小對照圖,跟像籃球一樣大的太陽比起來,地球就像葡萄籽一樣小;再站遠一點,跟像籃球一樣大的大角星比起來,太陽幾乎只是顆綠豆,而地球已經小到無法辨認,再把大角星拿來跟藍球一盎大的心宿二一比,大角星像個小金秸,而太陽以經小到無法辨識
[這表示了我們所依附的星球,顯然微不足道,人類或許又卑微又渺小,但是,在所有的地球物種,甚至是人類已知領域的所有物種之中,人類依然出類拔萃,因為我們有能力知道自己渺小。]
[因為人類才智的靈活多變,才能衍生出豐富驚人的創造力。你的創造能量將引領你不斷思考自己的生命與境遇,並踏上通往天命的途徑。]
書中提到很多不同學者對人類智力的看法
其一說:人類智力絕非僅只有一種(智力測驗),而是包含語文、音樂、數學、空間、肢體動覺、人際(與他人的關係)、內省(對自己的認識與了解)等等。
其二: 智力可分為三種,[分析力]是運用學術能力解題、完成傳統智商測驗的能力;[創造力]是因應心其狀況,想出獨門解決方案的能力;[務實力]則是因應日常生活的問題與挑戰的能力。
而很可惜的是,從工業革命以來,我們的教育,似乎都擺在語文與科學這兩樣學術表現
而我們的智力測驗、考試成績,卻只能狹隘的反應出其中一兩種能力。
書中訪談了很多人的人生際遇,不論順利與否,[態度]在追尋天命的道路上,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當你有強烈的意志,希望實現自我,你便能堅持下去,否則即使身體毫無缺憾,也將處於相對劣勢。因為自我懷疑與恐懼而產生的內心障礙,恐怕不下於環境與境遇的外在障礙。]
[接受你的恐懼,但依然放手去做]這本書提到的解決方法,跟前一本書[傾身向前]裡貫穿全文的一句話很有呼應:[如果你毫無所懼,你會怎麼做?]
很多時候,是恐懼他人的否定、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一切,讓我們裹足不前,特別是強調[群體價值]的台灣社會,害怕與別人不同,似乎是我們這一代教育的悲哀
[群體的力量在於任可成員的共同利益,集體思考的危險則是抹滅了個人的判斷力,ㄧ個團體若思想一致、行動一致,那跟一群魚有甚麼兩樣?]
書中提到一位英國的慈善家John Wilson,十二歲因為那年因為做化學實驗而雙目失明,然而他接受了這次意外,並且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人生,他選擇了認真積極的態度。
他進入盲人學院繼續學業、前往牛津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為國家盲人學會工作,進而他催生了救盲協會。有一次的參訪,讓他發現非洲加納地區因為被蟲咬而引發[河盲病]的人口,導致該國百分之十的人口失明,他帶領工作團對推動預防計畫,讓河盲症肆虐的七個非洲國家的孩童都能接受藥物治療,從而得到根治。
[如果我們說幾代以來的非洲兒童,都是因為威爾森才看的見,這種說法並不誇張。]
[他失去視力,卻仍具有遠見,也轟轟烈烈的證實了生命並非由過程中的遭遇來決定,而是你面度遭遇時所採取的態度。]
書裡有一張提及教育的轉型,也很值得深思
[幾乎所有的公眾教育系統都正在進行改革,遍及亞洲、美洲、歐洲、中東,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經濟因素,世界各地都面對相同的經濟挑戰---如何透過教育,讓人民有能力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工作,並累積財富。第二是文化因素,世界各地的社會都盼望受惠於全球化的趨勢,同時不希望在過程中失去自己的文化認同,例如,法國人希望保有法國特色,日本人希望保有日本文化。文化認同總是不斷演進,而教育就是用來控制變動程度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們總是為了教育內容而爭論不休。]
[制式測驗提供的資訊可以輔助並提升教育品質,但是,當這些測驗不再只是教育工具之一,而變成教育的重心,問題就產生了。]
[教育體系其實不需要改革,他們需要的是轉型。轉型的關鍵也不是追求一致性,而是要適應個體的需求,發現每個孩子的個人天賦。我們營造的教學環境必須讓孩子產生學習欲望,並自然的發現自己真正的熱情。]
這段話在我這個接受填壓式教育長大的媽媽看來,真是心有戚戚焉!
我可以說是在傳統念書、考試這種制度下的優勝者,然而過去認為"只要讀好書,進了好大學,將來就一切順遂"這個金科玉律,現在已經備受考驗,
我的孩子才剛進到體制內的學校就讀,然而我發現我小時候受的教育理念,依然沿用至今。
十二年國教已經上路,但是大部分的老師習慣於教導[會考試]的教學方法,並不會在一夕之間因應政策的改變而搖身一變成為[因材施教];照本宣科,數十年如一日的教法顯然輕鬆許多,何必花那麼多時間順應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呢?
於是近幾年,翻轉教育、均一平台的出現,體制外實驗學校開始嶄露頭角,都是苦思變通的因應之道。
很高興我們現在擁有的,除了對現實的不滿之外,還有選擇的機會與權力
教育我的孩子,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天命,讓他們的一生不是為著考試而學習,是發自內心的求知欲在驅動他,他們才能擁有生存下來的競爭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