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其實看了好些書, 阿公叫我要看的[秘密],楊俐容寫的[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洪蘭的[通情達理]以及這本翻譯書羅斯.格林寫的[家有火爆小浪子]

這幾本書其實只有這本是圖書館借的,其他都是買的,但卻是這本最深得我心

 

書中其實比較適用的是一些有明確衝動控制問題的孩子,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亞斯伯格症,感覺統合障礙等等,甚至需要藥物治療的介入

但是我覺得很受用的是教父母及孩子如何處理生活上遇到的會[爆發]事端,給父母一種分類的方式,教他們如何與孩子相處,減少火爆場面的產生,最重要的,教會[執拗火爆]孩童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衝動控制

 

書中的編排就像一般翻譯書籍或是心理叢書常會有的[夾敘夾議],夾著很多真實個案的對話以及實施的過程,但是這本書的特色事他寫個案的篇幅很明顯,很好辨認,而且是以當時的對話呈現,不會只節錄一小段之後又繼續理論論述,而且好幾個個案貫穿整本書,藉此我們可以多一層體會這些家長的焦慮煎熬以及教養[執拗火爆]孩童時會遇到的言語暴力與難堪場景

 

節錄幾個我覺得受用的方法

作者提倡的[籃子法則]: 幫助家長釐清孩子行為的問題該放在哪一個重視程度去處理,其實有點像"父母效能訓練"中教導父母辨認出這個事件會有糾紛,是父母的問題還是子女的問題

籃子A: 行為嚴重到父母願意付出讓孩子失控爆發的代價也要貫徹執行的,像是安全問題

籃子B: 這是最重要的的,藉這個籃子的訓練教導孩子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

放在這裡的行為是父母認為重要,但不願引發孩子失控,進而希望他們能夠配合的

  方法是: 協助他思考,作心智地圖,溝通,解決問題,找出好方法

其實這就像是父母效能訓練中提到的: 用我訊息發言降低敵意,用同理心敲開溝通的大門(理書老師的示範),試著幫助孩子釐清卡住的情緒是甚麼(挫折?沮喪?失望?)到最後與孩子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幫助孩子與父母在非黑即白,你輸我贏的兩極之間找出彼此都可以接受灰色地帶)

籃子C: 一度看起來很重要,但是其實不重要的事,要父母試著忘記的行為,用意再降低孩子的整體挫折,同時也是父母對限制孩子行為的自我覺知

 

文中也提及手足之間的籃子B方法

訓練孩子清楚說出他們的擔憂,辨認需要解決的問題,想辦法找到讓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式,父母不是扮演仲裁者的角色,而是促進雙方解決紛爭的人

 

當然瓜瓜沒有像書中個案實例那樣的具破壞力,不過應用在我自己身上,有好些值得提醒自己

 

我的籃子A: 不可以打人推人撞人等等的傷害行為

我的籃子B: 生活常規: 每天都要上學,盡可能準時,每天都要吃菜菜,每天要蹲小馬桶,上樓前要收玩具,整理自己的書包,不生氣好好說,試著跟家人老師問好,用有禮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的籃子C: 貪玩時的舉動,尿尿要陪

 

實際的情形是,比如我要瓜瓜上樓洗澡,他開始耍賴不從,於是說

[我要看卡通!]

[不行!~要去洗澡了,趕快洗完可以看很久!~]

瓜瓜開始有點情緒的亂揮

[要看卡通要看卡通]

 

這時候我可以用

1. 籃子A: 強制驅離,嚴格執行,洗澡的時間到了就是要去洗澡,這種方法通常是扮黑臉的爺爺會做的,但是之前的經驗是瓜瓜懷著憤恨的心態,在樓上對保母大發脾氣

2.  籃子B: 媽媽說:[那只能再看五分鐘,五分鐘到了就要上去了] (往往會歷經一段討價還價,最後大慨會以8分鐘到15分鐘左右定案)

或許這行為在旁人眼中會解釋為:孩子吵一下媽媽就屈服了,沒有原則,生活常規都不能切實執行了將來怎麼管的住小孩

但是我學會看事情的結果面: 在十分鐘之後,我們就上樓洗澡,不會引發情緒的對立與緊張,媽媽也不用大費周章的安撫或教訓生氣的小孩

 

所以假使高壓政策,沒有妥協餘地的方法並沒有辦法達到我要的行為,或是一定會引來一場情緒大戰,那我選擇用[討價還價]的方式,作適度的退讓,重點是[孩子完成了我要求的動作]

但是退讓的尺度就因人而異了,這往往也是會發生教養不同調,父母雙方紛爭的來源

 

而假以時日,當營造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以及父母用[商量][解決問題]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時,孩子在恢復理智時,不會不知道這世界還是[父母在作主],同時,他們也會因為父母教導他們如何處理自己面對挫折時的情緒,如何學會跟環境或跟他人妥協,進而更能適應這個社會

 

其實書中很鼓勵籃子B,作者說你會發現放籃子A的行為其實越來越少,或者說,因為少了好幾次劍拔奴張的對立,可以談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父母發現自己可以釋放的彈性也越來越多,絕對禁忌也因為彼此的互相適應而慢慢有默契,不再需要付出失控的代價也可以作的到要求

 

樂在洗碗(玩泡泡)的瓜瓜

IMG_2574.JPG IMG_257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ado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