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幾本書,這一本特別很喜歡,放在這裡記錄一下,也分享給我的好朋友們

 

詹志禹教授寫的---[發現孩子的亮點],親子天下出版

 

詹教授的文章,盡遵守學者研究的風範,要求自己每一篇都要:一個問題、一個故事、一些證據、一個核心概念、和一個理論基礎

同時採取五少五多原則

 

[少談論空泛常識,多介紹專業知識

少倚賴主觀判斷,多取經學術基礎

少賣弄專業術語、多採用日常用語

少列舉自家例子,多採擷廣泛案例

少論述空洞原則,多穿插有趣故事]

 

 

所以很少有不知所云的擾圈圈文,也很少絮絮叨叨的媽媽經,看完這本書,花的時間不多,應該說願意放下書的次數不多,但是收穫卻很多

把節錄內文的部分,都用[]標示

 

 其一:百年之後,誰將留名?

 

 文中花了很大篇幅,列舉出二百四十個中文人名,問問讀者認識他們嗎?

作者實際在大學生上做測試,結果第一名是[曹雪芹],可以被百分之93的測試人辨認出來,其餘超過百分之五時被辨識出來的有:蒲松齡、羅貫中、關漢欽、吳承恩

 

而其餘人名,則是元、明、清的狀元!也就是當年科舉考試的全國冠軍!其中只有三到四位能被少於百分之十的測試者辨認出來

 

而這些鼎鼎大名的文學作者,他們當年的考試成績呢?

很抱歉,這些被後世認為曠世巨作的文學家們,有的考了一輩子,都沒能讓父母在過世之前看到他科舉中第,有的則是厭惡考試,過著隱逸於市的生活,

總之這五位,被認為對人類文明比較有貢獻,或者說其著作影響後市甚廣的文學家,都是考試的無緣者、拒絕者、或失敗者

 

作者這樣說到

[科舉考試歷經千餘年而亡,但考試的靈魂從未消散]

 

 

前些日子看的"讓天賦自由"裡的作者也提到,我們的學校教育、評量標準,不夠寬廣,很容易讓擁有語文、數學以外才華的孩子,被忽視、被邊緣化。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發現孩子的亮點,加以灌溉,使其茁壯。

 

教、背、考的教育方法,在工業革命以後力行到現在,是該調整一下方向了!

 

 

其二 等待孩子的成就要多久?

 

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位是遲到四十歲還沒有功成名就,可以說他是"博物學家",但用我們的眼光看來,卻會說他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他熟稔德文、英文、法文,喜歡寫信、劇本與小說,同時也從醫學院畢業,但並未實習]

 

 

[曾經投入神經解剖學的研究、發表了不少作品,但是並未受到重視,他仍然不確定自己在哪一個領域才會出人頭地。然而他感覺自己即將揭露一項偉大的自然奧秘]

到這裡,聽起來實在很像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還滿腦子天馬行空,幻想自己是救世主...... 

 

 

[到了四十三歲,他終於發表了 他第一個著作[夢的解析],然而並未引起迴響,頭兩年只賣了三百五十一本,差點絕版

但他不灰心,到了四十五歲到四十九歲之間,又陸續出版了好幾本書,逐漸受到認可

 

他就是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第二個例子是個中國人

[這個人祖先數代為官,父親早孤,貧苦起家,未能繼續仕途,因此盼望兒子走向科舉功名之路]

 

然而主角雖然天資聰穎,在考場卻是屢戰屢敗

 

[後來,父親死了,他因為科舉失利未能讓父親在生前完成願望,自責甚深

一直到四十五歲才中[歲貢],六十一歲才被發派為縣丞,無奈官場只顧搜刮課稅,他看盡官場黑暗面,兩年即掛冠求去

 

這個人,就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

他一生從未提及自身創作歷程與感受,身後親友整理其作品,也未發現西遊記一書

吳承恩死後三四十年,民間抄本漸多,可惜作者名字鮮為人知,直到魯迅和胡適等人的考察,才大致確認為吳承恩所做

 

父母等待孩子得成就要等多久?如果一輩子都在等待,你離去時會失望嗎?]

 

這兩個例子真是鏗鏘有力的深植人心,我想套用在我們家的教養上,我想我可以做的,不是去問

[怎樣教才能培養出佛洛伊德、吳承恩、曹雪芹?]

 

而是要求自己

多觀察孩子,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擅長與喜歡的項目,大項之下還可以再分細項,同時要求自己,不要抹煞了孩子的天賦

 

[尋找亮點的練習,可以無窮無盡,它的秘訣就是領域特定、領域分化、多元智能

不要輕易放棄一個領域,因為領域中還有次領域,次領域之中還有次次領域。有人不會游自由式卻很會游蛙式,不會畫素描卻很會畫國畫,不會打籃球卻很會打棒球

這個現象就叫做 領域特定(domain-specific)]

 

[一個亮點就是只是一個起點,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秘密花園之後,往往後面還能看到百花齊放。

原因在於,孩子除了恢復學習動機和信心之外,他還能利用這個強勢智能來提升若勢智能

這就是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教育的核心觀點之一]

 

我很喜歡這句話

[每一個孩子即使不是一顆星星,也應該是一隻螢火蟲。有亮點,才有起點,才可以照亮黑暗、產生正向月暈效應]

 

在我為孩子的教育,百轉千迴、舉棋不定的這個時候,看了這本書,心裡真是篤定不少

 

我們的教育,太強調智識教育,台灣的環境,不鼓勵獨立思考

即使我的孩子不會成為這些偉人巨子,我期許,他們能找到上帝賦予他們的亮點,活出自己的生命

 

 

最後分享一段序言,是天下雜誌黃哲斌寫的  ----[魔咒釋放的一代],因為我覺得深深寫出我的感慨,特別大段節錄如下:

 

我們這一輩的童年,趕上台灣競爭焦慮的巔峰,社會主調讚頌[台灣奇蹟],崇拜[良性競爭與成長率],整天把亞洲四小龍掛在嘴上。

反映在家庭生活與親子關係裡,[功利主義]掛帥,[分數與志願]至上,人生想像被窄化,台大醫學院與台大電機系成為單一價值下的新式狀元

 

 

歲月流轉,當我們成為父母,一方面,台灣脫離清貧年代,相對具備自信,不希望自己還是[虎爸虎媽];一方面,時代落入另一種集體困境,高學歷低成就、清貧族、悶式代,看著天花板越來越低的後輩,不免生出新的焦慮。

 

 

上一代的教養方式太陳舊,下一代的生涯挑戰又太新穎,夾在其間,爹娘們像是荒野蒼茫、四顧心慌。

 

 

這本書不失為一種值得參照的座標,作者提醒我們:試著後退兩步,欣賞孩子的小優點,並以鼓勵代替施壓;打破社會主流框架,發展多元潛值,讓孩子長出自己的模樣,而非強加外力塑造;陪養成熟獨立的性格,比分數或才藝更重要。

 

 

詹教授的觀點,像是一種魔咒的釋放,既釋放了這一代父母的教養焦慮,也讓孩子得以自主發展,在健康的生活土壤裡,看見自己,活出可能,超越想像。

 

 

正如書中這句話

[終究我們會發現:教養孩子與親子關係,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生關的問題。]

 

 

好喜歡最後這句話,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ado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